****通知:2024年保定远飞学校高考复读班艺术类文化补习班火热报名中...
所在位置:首页 > 名师课堂 > 历史辅导
艺术生文化课补习名校-远飞学校-跟踪检测评估3
发布人:管理员 时间:2020-11-11


跟踪检测评估3 魏晋至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完善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唐代通过科举者,还需经过铨选方能任职,铨选标准为“身言书判”。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辨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其中最重视判。要求应试者针对某一案件写出判辞,判辞须用四六文体,对偶整齐,对文学素养要求较高。由此可知,唐代选官制度(  )
A.促使唐代文学作品十分兴盛
B.特别关注官吏的操守与品行
C.旨在提升案件审判的公正性
D.注重考核官员实际应用能力
解析:据材料“最重视判。要求应试者针对某一案件写出判辞,判辞须用四六文体,对偶整齐,对文学素养要求较高”,可知科举制中的铨选侧重于考查考生能将“身言书判”应用于实践,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对于科举制铨选制度的实践,而非强调科举制促进文学作品兴盛,排除A项;据材料“其中最重视判”,可知更加关注考生的实践能力,而非注重官吏的操守与品行,排除B项;据材料“要求应试者针对某一案件写出判辞,判辞须用四六文体,对偶整齐,对文学素养要求较高”,可知强调对于身言书判的综合运用,排除C项。
答案:D
2.唐代时期在中书省和门下省设有一批谏官,具有先他官言事的****权。他们是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和拾遗,“左”隶属中书省,“右”隶属门下省。这一做法(  )
A.旨在加强专制皇权    B.提高了办事效率
C.利于防止决策失误      D.加强了中央集权
解析:根据材料谏官“具有先他官言事的****权”并结合所学可知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这一做法有利于防止决策失误,故选C项;三省六部制度加强专制皇权,与材料主旨谏官制度不符,排除A项;谏官的设置降低行政效率,排除B项;谏官是在中央设置的官员,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排除D项。
答案:C
3.据《新唐书》载,御史台事权高度集中,朝廷百司及地方官员无不在其监察范围之内;而尚书省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据此推断,唐代   (  )
A.行政职能分工不明      B.政令畅通得以确保
C.中枢机构发生异变      D.监察制度有所完善
解析:通过题干可知,御史台掌管监察职权,同时,尚书省左右丞又对御史有所监督,即“劾御史举不当者”,可知唐代的监察制度较以前有所完善,故选D项;题干只是述及了唐朝“尚书省左右丞”对“御史”有所监察,防止出现冤假错案,这是监察制度完善的表现,并非行政职能的分工不明,排除A项;题干述及的是唐朝“尚书省左右丞”对“御史”有所监察,这是监察制度完善的表现,不是政令畅通的表现,排除B项;监察制度的完善,并没有改变唐朝中枢机构的建制,排除C项。
答案:D
4.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解析:由中央及地方在“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可知,此时的尚书省已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所以D项正确。尚书省仅仅是三省之一,并未剥夺其他两个机构的权力,A项错误;起草诏令属于中书省的职能,B项错误;唐朝依然是皇权至上,尚书省不可能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C项错误。
答案:D
5.唐代常以低品级官员居宰相职,并假借他官之称,如唐太宗时魏征以秘书监参与朝政。其后“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也都是宰相之职。唐代这种制度设计(  )
A.起因是相权在唐代有了进一步扩张
B.其目的是制约相权以保证皇权独尊
C.表明三省六部制已经逐步遭到破坏
D.导致中枢机构分权趋势进一步扩大
解析:题干核心信息是“唐代常以低品级官员居宰相职”,因为当时宰相地位尊崇,皇帝不愿轻易授人而虚其位,让低品级官员任相职,这样更利于制约相权而保证皇权独尊,B项符合题意;唐代较之秦汉,相权被分散和削弱,A项错误;唐代这种做法并没有破坏三省六部制,只是局部调整,C项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答案:B
6.中国古代行政区划不断变革,下表反映的是秦朝至唐朝地方行政建制的情况,表中内容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秦朝至唐朝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秦朝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朝

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A.古代中国政治沿革多变无规律可循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秦朝到唐朝君主专制不断得到强化
解析:结合题中表格信息可知,从秦朝至唐朝地方行政区划在两级制和三级制之间不断变化,这一变化体现了中央政府为了维护统一而对地方行政建制进行调整,反映了中央集权过程中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博弈,B项正确。从秦朝至唐朝,地方行政建制虽然有一些变化但并非无规律可循,A项错误,排除;古代中国王朝的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排除;君主专制强化的手段主要是分割或者削弱相权而不是改变地方行政区划,D项错误,排除。
答案:B
7.宋代以前,历朝监察制度都是谏官对君主言谏,御史对百官纠弹。唐代谏官分属中书、门下两省管理,宋代则谏院独立,谏官言谏失误,不加谴责,谏官言谏对象扩大到宰相等百官。这一变化(  )
A.加强谏官独立监察的权力
B.加强了君主对百官的控制
C.提高了各级政府的工作效率
D.有效地清除官僚系统的腐败
解析:A项表述与题目中“历朝监察制度都是谏官对君主言谏,御史对百官纠弹”不相符,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御史对百官纠弹”和“谏官言谏对象扩大到宰相等百官”得出监察主要针对百官,而且扩大到丞相,体现了皇权的加强,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牵涉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问题,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中“清除”太过****,故D项错误。
答案:B
8.北宋时期,枢密院长官有些是文职出身,有些是武职出身。下表统计了北宋历朝枢密院长官文、武出身的情况。由此反映出北宋(  )

  时间

出身  

宋太

宋太

宋真

宋仁

宋英

宋神

宋哲

宋徽

宋钦

武职出身

正职()

3

6

6

7

0

0

0

0

0

文职出身

正职()

2

1

6

22

5

7

5

10

5

A.边境战乱日趋减少 
B.实行了重文轻武的国策
C.科举取士日渐盛行 
D.理学思想影响日益深远
解析:北宋时期边境战乱并未出现减少的趋势,故A项错误;北宋从宋太祖时期就派文臣到地方做地方长官,采取的治国策略就是重文轻武,所以表格中武职逐渐减少而文职逐渐增多,故B项正确;表格中文武职人数的变化,并不能说明科举取士日渐盛行,故C项错误;文职增多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理学思想的影响,故D项错误。
答案:B
9.北宋立国之初,建立了中书、枢密院“对持大柄”的二府制度;宋太宗时,改为“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并成为定制。这一演变反映了宋代(  )
A.相权分割,专制皇权加强
B.政出多门,中央集权削弱
C.官员增多,行政效能提升
D.多相设置,皇权遭遇威胁
解析:据“中书、枢密院……二府制度”“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宋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相权与皇权的问题,未涉及中央集权削弱的问题,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行政效能提升,C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
答案:A
10.[2020·江西上饶模拟]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成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反映了宋代(  )
A.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
B.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
C.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
D.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
解析:士大夫集团在政权由后妃转回皇帝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宋代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文官政治在政权稳定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故选A项;中国古代一直坚持皇权专制政体,集体统治是民主政体,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后妃垂帘听政并不是外戚干政的表现,排除C项;士大夫集团制造舆论压力不是分散相权的表现,排除D项。
答案:A
11.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命百官“议立三省、定内外官”,后决定实行一省制,废除了唐宋以来的三省并立制,只设中书省,使之成为“外取信于行省,内责成于六部”的中枢机构。与唐宋相比,元代中书省的设立(  )
A.标志着集权政治的日趋强化
B.反映出明君贤相的理想愿景
C.表达了精简机构的政治诉求
D.有利于中央机构的不断完善
解析:由材料“实行一省制,废除了唐宋以来的三省并立制,只设中书省,使之成为‘外取信于行省,内责成于六部’的中枢机构”可知,中书省成为上承天子、下总百司的****行政机关,****统治者通过控制中书省以加强君主专制,故选A项。
答案:A
12.元代以前常“因山川民俗以制州界”,而元代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这表明元代(  )
A.以山川地理环境来划分行政区域
B.以消除割据可能性划分行政区域
C.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划分行政区域
D.以文化认同作为行政区划的依据
解析:材料中讲到了元代以前常采取的是“因山川民俗以制州界”即按照山川地理环境划分行政区域的办法,而元代采取的是“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是为了限制地方势力壮大,防止割据,以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
答案:B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后汉书·左雄传》有言:“郡国孝廉,古之贡士。”而取士的标准史称“四科”: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复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汉武帝时规定:“自今郡国率二十万口,岁举孝廉一人,四十万二人,六十万三人,八十万四人,百万五人,百二十万六人。不满二十万二岁一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汉和帝对少数民族杂居地区的举才名额给予了优待,规定:“幽、并、凉州,户口率少,边役众剧、束人脩良吏,进仕路狭。抚接夷狄,以人为本。其令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
——摘编自陈荣香、杨月坤《人才选拔应兼顾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
    材料二 科举入仕,是1 300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无论科举制与现代的文官制度在考试内容和实施环境上有何根本差异,但两者采用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精神是相同的……一千多年科举考试史不断证明,在重人情与关系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只有通过公平的考试竞争才能有效地解脱人情困扰,才能较好的选拔人才。
——摘编自《中国科举文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察举制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察举制的特征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启示。(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中国选官制度所蕴含的积极的价值取向。(10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取士标准和汉武帝、汉和帝的规定分别概括察举制的特征;第二小问,根据第(1)问所概括的察举制特征归纳“启示”所在。第(2)问,根据第(1)问的分析并结合材料二省略号前后的信息分别概括归纳即可。
答案:(1)特征:“以德取人”的价值取向;“名额分配”的地域倾斜。(4分)
启示:德为先,能者上:察举制奉行“以德取人”的价值取向,希望实现儒家的为政以德、教民以德,以及由君子贤人任官,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境界。察举制里的“四科”充分体现了察举制因能授任、量才取人的倾向。现代人才选拔更应该注重德才兼备。
人才选拔的适度倾斜:人才选拔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适度对弱势群体进行倾斜,实行弱者保护。为协调地区间的和谐发展,人才选拔应向人少经济贫穷地区倾斜,以实现规则公平和对弱者的保护。(11分)
(2)取向:扩大了人才选拔范围;提高了用人的合理性;标准明晰,增强选人公正性;不断完善,维护制度权威性;公平竞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律己修身,培养官吏廉洁性。(言之有理即可)(10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武后长安四年,监察御史弹劾宰相苏味然贪赃,使之贬官。御史大夫李承嘉召诸御史,责之曰:“近日弹事,不请示大夫,礼乎?”众不敢对。至忠进曰:“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各得弹事,不相关白(注即陈述),岂有奏事先咨大夫,”……御史中丞宋璟在则天朝以频论得失,为幸臣所不容,武后曾先后三次敕璟外任,璟皆以“御史中丞非军国大事不当出使,恐不乖朝廷故事,请不奉制”。对此,武后亦无可奈何。
——摘编自储考山、何平立、来可泓《中国政治制度史》
阅读材料,提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予以阐释。(12分)
解析:论题:据材料中“武后长安四年,监察御史弹劾宰相苏味然贪赃,使之贬官……‘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各得弹事,不相关白(注即陈述),岂有奏事先咨大夫。’……武后曾先后三次敕璟外任,璟皆以‘御史中丞非军国大事不当出使,恐不乖朝廷故事,请不奉制’”,得出论题:监察制与唐初政治。阐释:政策与政治、经济等因素密不可分,可以从这些因素分析其原因、特点、影响。
答案:提示:论题:监察制与唐初政治。(2分)
阐释:唐初监察制度建立条件、特点及对唐初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10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

 


学校咨询处:保定市竞秀区七一中路1317号     咨询电话:0312-4442550

崔老师:15350617957(同微信)    高老师:19213065640(同微信)

陈老师:13833233159(同微信)    祖老师:19213027557(同微信)

ICP备案号:冀ICP备17032056号-1